|
9月的某個下午,陳某一頭大汗來到了法律援助的窗口前,眉頭緊鎖:“律師,我爸現在找上門要我養老,但他從小就沒管過我,我必須得養嗎?”
童年的空白,被“遺忘”的撫養責任 原來陳某的父母在他五歲的時候就因感情破裂,選擇了離婚,他被判給了父親。但很快父親就有了新的戀情,對陳某不管不顧,將他扔給了年邁的爺爺奶奶。生活的困苦、父愛的缺失,讓陳某的童年滿是陰霾,他在自卑與孤獨中長大。但如今,他的父親已經年邁,身體也越來越差,失去了經濟來源,竟找到陳某要求他履行贍養義務,給予生活費和生活照料。 值班律師耐心地聽完陳某的講述,首先安撫了他激動的情緒,然后開始為他講解相關法律知識。律師告訴他,根據《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》第一千零六十七條規定:“父母不履行撫養義務的,未成年子女或者不能獨立生活的成年子女,有要求父母給付撫養費的權利。成年子女不履行贍養義務的,缺乏勞動能力或者生活困難的父母,有要求成年子女給付贍養費的權利 ?!?/div> 撫養缺位后,贍養義務如何“算賬”? 從法律層面來看,父母對子女的撫養義務和子女對父母的贍養義務,雖然相互關聯,但并非絕對對等,不能因為父母曾經未履行撫養義務,子女就完全免除贍養責任。 但在司法實踐中,也會綜合考慮多種因素。像陳某父親這種情況,如果陳某能夠提供父親當年未盡撫養義務的相關證據,在確定贍養方式和贍養費用時,法院會酌情考量。比如,在贍養費的數額上可能會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整,或者在贍養方式上,不一定要求陳某像正常撫養關系下的子女那樣全方位照料。不過,完全免除贍養義務幾乎是不可能的,因為贍養義務不僅是法律規定,也有著維護家庭關系穩定和保障老年人基本生活的重要意義。 律師建議陳某,雖然心中有怨恨,但還是要理性看待這件事??梢韵葒L試與父親溝通,協商出一個雙方都能接受的贍養方案。如果協商不成,再通過法律途徑解決,在訴訟過程中,把父親未履行撫養義務的情況如實向法院陳述,由法院依法判決。 法援提醒:請牢記以下幾點 1. 父母勿“缺位”:撫養未成年子女是法定義務,若有能力卻拒不履行,不僅會傷害親子關系,日后要求子女贍養時,很可能導致子女的贍養責任“打折”,自身還會面臨道德譴責。 2. 子女別“硬抗”:面對父母的贍養要求,若認為父母當年“拒不撫養”,要及時收集相關證據,通過法律明確自身責任范圍,既不能一味拒絕,也不必盲目妥協。 3. 維權莫過時效:未成年子女若被父母遺棄、拒付撫養費,其監護人(如祖父母、外祖父母)可代其向法院起訴索要撫養費,務必在法律規定的訴訟時效內維權,避免成年后因時效問題無法追索。 陳某的故事告訴我們,贍養父母是成年子女的法定義務,即便父母曾缺失撫養,子女也不能簡單逃避。但法律并非“一刀切”,會在保障老年人權益的前提下兼顧情理。遇到類似問題,把理性溝通與依法維權相結合,才是化解矛盾、維護家庭和諧的最優解 。
天臺縣法律援助中心 吳照蔚 浙江眾安律師事務所 姚錦岳
144011enfmfb4ff4q40fo8.jpg (26.32 KB, 下載次數: 0)
下載附件
5 天前 上傳
來源:臺州司法
|